通过对比可以看出,我国《钢标》中的S1、S2、S4、S5,分别与欧规的S1、S2、S3、S4相对应。多出的S3截面为我国规范特有的考虑一定塑性发展的弹塑性截面,这主要是基于旧《钢规》中受弯构件一直以来都考虑了塑性发展系数(即可部分发展塑性的截面),故而截面分类中增加了S3。
《钢标》表3.5.1、表3.5.2所给出的各等级的宽厚比限值,主要是依据板的弹性稳定理论,同时参考了国外规范以及一些经验值给出的。
以上内容及《钢标》3.5节的讲述会让人感觉费解。关于截面分类,更通俗点说:
① 截面板件宽厚比,是截面厚实程度的一个度量。从本质上来说,它直接决定了钢构件的承载力、受弯及压弯构件的塑性转动变形能力(延性耗能能力)。换句话说,截面等级就是截面承载力和塑性转动能力的表征。因此,从承载力角度来说,截面等级是板件易发生屈曲程度和截面塑性发展程度的度量;从塑性设计和抗震设计角度而言,是截面塑性转动和延性耗能能力的等级。
② 板件为S1级意味着特厚实截面;板件为S2级意味着厚实截面;板件为S4级意味着非厚实截面、板件为S5级意味着薄柔截面。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
① 宽厚比等级S1~S5是针对板件而言的,而不是针对截面,更不是针对构件;
②《钢标》表3.5.1只列出了常用截面(工字形、H形、箱形和圆钢管截面),对其他截面的板件宽厚比等级划分,需专门研究,换而言之,对上述常用截面以外的其他截面类型,目前尚无法直接按《钢标》进行板件宽厚比等级的划分,实际工程设计时,应尽量采用表3.5.1中规定的截面类型,以简化设计。必须采用其他截面形状时,应采用直接分析设计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