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渐进超负荷渐进超负荷是力量训练中最重要的原则之一,它指的是:
👉 为了让肌肉增长或力量提高,你必须逐渐增加施加在肌肉上的压力(负荷)。
人体具有适应性,如果你一直做相同的训练、重复相同的动作、相同的重量和组数,你的身体会逐渐适应这个强度,进步就会停滞。
要突破平台期,持续进步,就必须通过渐进增加难度,继续“逼迫”身体做出更多反应。
同时,你应该注意训练间隔,避免过度训练。一般来说,同一肌肉群的训练间隔应至少48小时。
🛠️ 1.1 渐进超负荷的4种主要方式:方式说明举例🔺 1. 增加负荷(重量)提高你使用的重量以前深蹲用30kg,现在开始用35kg📈 2. 增加训练量(体积)增加每组的 次数 或 训练组数从3组×8次变为4组×8次,或保持3组×12次⏱️ 3. 增加训练频率更频繁地训练同肌群把每周练一次胸改为每周练两次胸💥 4. 提高训练强度减少组间休息时间,提高单位时间的负荷密度休息从90秒减到60秒;或增加动作速度比如,将渐进超负荷应用在腿部训练上:
阶段使用重量次数组数每周频率目标第1-2周40kg8次3组每周 2次适应动作第3-4周45kg8次3组同上提高力量第5-6周45kg10次4组同上提高容量第7-8周50kg8-10次4组增加组间速度训练综合增长这样你在 8 周内逐步增加重量、次数或强度,肌肉就会不断适应并增长。
🎯 1.2 渐进超负荷的应用原则✅ 记录训练数据✅ 量力而行,优先动作质量✅ 同一块肌肉群,训练间隔至少48小时,避免过度训练。✅ 注意渐进的幅度,一般每次增加5%-10%的重量或训练量,也许你最好的朋友是1.25kg的小杠铃片。✅ 针对目标调整方式增肌:增加训练量和频率力量:增加负荷(重量)🏋️♂️ 2 训练周期计划📌 周期训练是指将训练分为不同阶段或周期,以系统化的方法安排训练强度、负荷、训练量,确保身体能够持续适应、持续进步,同时避免训练倦怠、过度训练和平台期。
它模仿了自然界中“压力—恢复—增长”循环的过程。
周期训练通常是一个“层层嵌套”的结构:
大周期(Macrocycle)
└─ 中周期(Mesocycle)
└─ 小周期(Microcycle)
🛠️ 2.1 大周期一般为 3-12个月,有的甚至长达数年包括一个完整的训练目标周期,比如:准备参加比赛想要在某个节日前变得更健美从零开始打基础到力量突破一个增肌大周期为 12 周(3个月)
🛠️ 2.2 中周期通常为 3-6周,有时更长每个中周期有具体目标,例如:增肌期增力期减载期冲刺期竞赛期比如,训练可以这样安排中周期
Mesocycle 1: 增肌期(4周)Mesocycle 2: 力量期(4周)Mesocycle 3: 减载恢复期(2周)Mesocycle 4: 冲刺塑形期(4周)简单说明一下中周期的各类阶段
阶段目标负荷次数强度推荐周期长度✅ 增肌期(Hypertrophy Phase)增加肌肉体积、塑形中等重量8-12次中等强度(65%-80% 1RM)4-8周✅ 增力期(Strength Phase)提高最大力量大重量3-5次高强度(80%-90%+ 1RM)4-6周✅ 减载期(Deload Phase)恢复疲劳、降低压力轻重量或自重5-8次低强度(<50% 1RM)1-2周✅ 冲刺期 / 竞赛期(Peaking / Shred Phase)接近目标、调整体重、降低体脂高密度、低组间休息6-10次(力量)或12-20次(有氧)中等强度 + 有氧结合2-4周⚠️ 过渡期(Transition Phase)放松、休息、尝试新项目低强度、低强度有氧、拉伸、功能性训练多样化低强度1-3周🛠️ 2.3 小周期一般为 一周时间指每周的训练安排、训练日、组数、次数、强度等是训练计划最基础的单位比如,一个典型的增肌小周期安排:
周一练胸背周三练腿肩周五练手臂/有氧🔄 3 中周期每个阶段说明3.1. 增肌期(Hypertrophy Phase)目标:增加肌肉体积、塑形
负荷:较轻至中等重量(65%~80% 1RM)次数:8-12次/组组数:4-6组/动作训练频率:每周训练每个肌群2次左右训练方式:注重离心收缩、时间控制、高容积持续时间:4-8周🟦 营养建议:
高蛋白质摄入(1.2~1.6g/kg体重)含有足够的碳水化合物(供能)每日热量盈余5%~10%3.2. 增力期(Strength Phase)目标:提高最大力量
负荷:高重量(80%~95% 1RM)次数:3-5次/组组数:3-5组/动作恢复:组间休息2-5分钟动作选择:复合动作为主(深蹲、硬拉、卧推、引体向上持续时间:4-6周🟦 目标:逐渐逼近你的1RM(最大重量)极限
🟦 营养建议:
维持足够热量摄入注意力量训练前后补充氨基酸/碳水(完全蛋白 + 高生物价 + 碳水(能进一步提高蛋白生物价))3.3. 减载期(Deload Phase)目标:给予身体恢复时间,避免过度训练
负荷:轻负荷或空杆(<50% 1RM)训练内容:自重训练、功能性训练、拉伸、泡沫轴放松训练量:减少到 50%-60%训练频率:可不变,但每组只做 5-8次时间安排:每6~8周安排1周减载期,减载期维持一周🟦 减载期不是放假,而是为了更长久的进步
3.4. 冲刺期 / 竞赛期(Peaking / Shredding Phase)目标:降低体脂、增强肌肉清晰度、接近目标外观
负荷:中等或高强度训练(继续力量)搭配有氧:增加低强度有氧(快走、椭圆机等)饮食:热量略赤字(但不能太大!)训练频率和强度:维持力量训练(保持肌肉量),增加低强度有氧时间周期:2-4周🟦 关键:保留肌肉、减少储存脂肪
3.5. 过渡期(Transition Phase)目标:彻底休息、心理放松、准备下一周期
训练内容:完全停练、或进行低强度运动(瑜伽、徒步、骑行)目的:防止训练疲劳积累时间:1-3周适用于:刚完成一次大周期、比赛/目标完成后这里其实比较适合做一些功能性的训练,比如核心力量、柔韧性、平衡能力等。
🗂️ 示例:一个完整的12周训练周期计划表周数阶段指导重点1-4周🔥 增肌期注重动作控制,中等重量,高容积,每周至少2次胸臀腿5-8周💪 增力期增加重量,减少次数,专注大重量复合动作9周🔄 减载期轻负荷,恢复性训练,拉伸泡沫轴,避免过度疲劳10-12周🚀 冲刺期控制饮食,加入有氧,减体脂,强化线条(可选)13-15周🧘 过渡期放松身心,恢复体力,准备下一次周期